搜索 English

医院新闻

心梗术后又室颤,心内专家解危难

发布时间:2019-07-26
字号:
+ - 14

61岁的老靳,6年前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曾在北京燕化医院抢救,经冠脉支架治疗后,老靳症状消失,又恢复了正常生活。以为就此治好了心梗,便高枕无忧了,可谁知道……

2019年7月7日晚上9点多钟,老靳正要上床睡觉,突然感觉胸口闷痛,伴有憋气、大汗等症,想到老靳曾经有过心梗的病史,家人不敢耽搁,赶紧开车将其送到燕化医院。

在医院急诊,医生检查发现老靳又中招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不容迟疑,立即转入心内科

当晚,心内科值班医生刘丹亮、秦鹏两位医生迅速查看病情后,确认是心肌梗死,他们一边电话通知心内科主任张丽琨和副主任程育博,一边迅速为患者做术前准备。

两位主任连夜赶到医院后,直奔导管手术室,迅速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闭塞,病情危急,张丽琨主任当机立断,在导管团队的配合下,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为患者完成了支架介入手术,使患者转危为安。

微信图片_20190724094427.jpg

就在医生和老靳一家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却不知天有不测风云……

7月9日晚上十点多,坐在监护仪前的值班护士秦希发现老靳原本节律规整的心电波形,突然变成了杂乱无章的颤动波,秦希护士连忙跑到病人床边,发现病人已经双腿抽搐,“瘫”在了床上。虽然这是秦希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好在科里经常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演练,秦希马上意识到,这是发生了心肌梗死最危险的并发症——室颤。她赶紧跑过去将抢救车、除颤仪推到病人床边。同时呼叫值班医生杨艳玲和程育博,两位医生迅速到达现场,立即展开抢救。电除颤、心外按压、吸氧、给药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紧张的进行着,很快老靳意识清醒,恢复为窦性心律,从室颤发生到电击除颤只用了64秒,让已经一只脚踏进“鬼门关”的老靳重获新生。

微信图片_20190724094354.jpg

之后,经过心内科医护团队连续几天的密切观察治疗后,老靳的病情痊愈了,7月18日,老靳出院回家。

出院前,医生给了老靳几点建议:

1、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戒除烟酒、控制体重、坚持锻炼、避免劳累等。

2、控制并存疾病,包括: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血糖控制在空腹6.1 mmol/L,餐后两小时7.8mmol/L以下;控制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1.8 mmol/L以下。

3、坚持用药,按时按量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冠心病预防药物。

4、时常监测,定期来院复查血压、血脂,如有胸闷、胸痛、心悸等不适,及时就诊。

这次住院的12天里,老靳一次次地死里逃生,对心内科医护团队更是说不尽的感激。已经痊愈的他亲自手写了一份感谢信,饱含对心内科张丽琨主任、程育博医生、刘丹亮医生、秦鹏医生、秦希护士以及医护团队的万分感激之情。

撰稿:宣传科冯英

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