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English

医院新闻

老人去世,家属仍送来了表扬信

发布时间:2020-03-16
字号:
+ - 14

在全社会都倡导医患和谐的当下,通常病患及家属会在康复或者解除病痛的情况下,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然而,2020年3月9日,北京燕化医院普外科病房一位老年患者去世后,医护人员却收到了家属送来的表扬信。

image.png

2020年1月30日,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暴发初期,一位70多岁、发着高烧的老太太由家人带着匆匆来到北京燕化医院急诊科。

经发热门诊排查后,患者及家属都排除了新冠肺炎,导致发热的原因是,2年前,老人做了腰椎肿瘤切除术后,长期卧床导致严重的腰骶部褥疮引起的大面积创面感染,同时又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辗转多家医院都因疫情期间病情太重不予收治。

在燕化医院急诊科,经多方协调后,由普外科医生来会诊。普外科刘庆顺医生赶到急诊科,看到躺在病床上输液的老人后,刘医生对老人进行了查体,发现老人的褥疮涉及背部、腰部、大腿外侧、臀部以及脚后跟,部分创面几乎严重到露出骨头,情形可谓“惨不忍睹”。考虑到患者的痛苦,出于医生的天职,刘庆顺医生立即向科室主任陈安良和护士长王文清汇报了情况,并决定收入普外科

同时,鉴于如此严重的褥疮必定会给护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他便拍了照片发给护士长说:“这种情况,创面很难愈合,会给咱们护士增加大量工作,你们会很辛苦”。

看到几乎无法分辨身体部位的照片,护士长王文清也很惊讶,说道:“这么严重,如果收进来,我们会全力配合做好护理工作”。

就这样,老人被收进了普外科病房,然而,一进病房,因为褥疮导致的严重皮肤溃烂,散发出股股恶臭,充斥了几乎整个普外科病区,其他病患及家属立刻表现出了不满——“太难闻了”。有的给护士提出要调换病房,离这儿越远越好。一时间,普外科病区各种抱怨,随之而来……护士长王文清赶紧安排护士们在做好每一位患者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跟部分患者协调更换病房,安慰解释,做好病区患者的情绪安抚、个人防护等工作。

image.png

刘庆顺医生和护士长带领几名护士迅速来到老人病房,首先进行清洁处理。他们发现,即便戴上双层口罩,也隔绝不了阵阵恶臭,但他们也毫不退缩,坚持为老人一遍遍进行清创处理和耐心治疗。

因为褥疮导致的严重感染,造成老人高烧,刘医生及时为老人进行抗感染药物输注,以缓解高烧造成的身体不适感。护士们为老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创面清洁、清理坏死组织、修复创面,最后再给创面上药。每一次护理都需要几位护士在病床前处理长达1个多小时。护理结束,走出病房,她们已是满头大汗,也才敢痛快地大口呼吸。

经过普外科医护人员全力奋战,不到一天时间,病区里便恢复了以往的平静,那刺鼻的味道逐渐消失了,其他患者的抱怨声也平息了,甚至有些患者对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说护理这样的病人太不容易了。大家彼此之间微笑着打着招呼、说着关切的话语,表示非常理解,普外病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image.png

“我们知道这个病不好治,现在只希望能在这里尽量减轻老人的痛苦。”同样身为医生的患者家属说道。家属的理解与信任,给了医护人员巨大的信心。“不论什么结果,只要老人来到我们病区,那就是我们的病人,精心救治、悉心护理,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也肯定要全力以赴。”护士长王文清斩钉截铁地说着。

经过普外科积极地诊治护理,老人高烧情况迅速得以缓解,皮肤创面也得到了专业有效的护理,护士们还经常为老人翻身、清理粪便、清洁身体……老人住院以来,之前各种身体不适也逐渐消失,意识也有所好转。家属看到老人又回到了那久违的干净、整洁、舒适的生存环境,也在心里为护士们点赞。

遗憾的是,尽管医护人员都非常尽心尽力,但一个多月后,老人还是因多重疾病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去世了。“老人走得很平静,没有什么痛苦,干干净净地走了。”护士长说着,“即便不能延缓老人的生命,但我们也会尽力让老人活得舒适一些、走得安详一些。”

3月9日,料理完老人的后事,家属特意来到北京燕化医院普外科,将一封自己手写的表扬信交到医护人员手中——

“住院1个多月时间,正是疫情高峰期,但我们却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温暖……”

“不怕脏、不怕累,勤翻身,勤换药,像亲人般照顾我的母亲……”

“感谢这些白衣天使,耐心、细心、热心、专业的治疗……”

短短一封信,句句都是暖心的话语,可谓发自肺腑,真情流露。

“从医这些年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病人在医院去世后,家属还对我们的付出与关怀表示感谢,我的内心很感动!”普外科护士长王文清说。医患相互理解,家属的肯定,让她深深地感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获得感、荣誉感。

image.png

全力抢救也好,细心照料也好,在医护人员看来这都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早已司空见惯。尽管医学不能治愈所有疾病,尽管鲜花与掌声往往不能常伴,但医护人员永远都是怀着仁爱和敬畏之心,恪守医德,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尽全力去帮助病人,温暖病人。这正印证了那医学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撰稿:宣传科冯英

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