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今年的疫情可真是影响到了每个人,尤其是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肿瘤患者。想到大医院找个专家看病,不仅要通过层层关卡,费心劳神,还有可能因疫情的原因被拒绝收治,遇到这种情况,患者的内心肯定是哇凉哇凉的。
最近我们就遇到这样一位晩期结肠癌并脑转移患者,已经出现了偶发癫痫症状,患者非常痛苦,家人也非常着急。他们到市内某专科医院就医,由于种种原因未被收治。这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来说,是常有的事,但具体到某个病人,可能就会感到绝望,对本人对家人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呀!
后来患者家属了解到北京燕化医院放疗科在疫情期间仍然正常开诊,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了我们科。来时据家属说,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烦躁焦虑,已经几天没有睡觉了。我们接诊时看到病人情绪急躁,爱冲动,难以配合治疗,感觉情况很不乐观。但是,我们没有放弃。看着病人痛苦的样子和家属焦急并充满期待的眼神,放疗科夏火生主任带领大家认真研究分析病情,认为病人情绪紧张恐惧很可能是脑转移瘤引起的的神经精神症状,我们通过脑部精准放疗就可能有效改善病情。
于是,在夏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患者的病情症状、病灶的性状、位置、大小,制定了一个个性化的脑部放疗方案,并反复耐心安抚病人,为了消除患者的过度恐惧心理,我们还在治疗前让患者参观治疗室,熟悉环境的同时给患者讲解我们先进的治疗设备。全科医务人员都积极配合,营造岀轻松愉快的诊疗气氛,使患者精神放松后欣然接受我们的治疗。
就这样,通过3次放疗,患者的睡眠情况果真得到改善,情绪也明显稳定,也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了,家属对我们的治疗方案和工作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称赞。

虽然这只是我们大量治疗工作中的一件小事,但是,通过这个病例我们也能得到一些启示: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医生在面对复杂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时,有时并不能彻底治愈它们,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漠视病人的痛苦,放弃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我们应该把肿瘤疾病作为慢性病来对待,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治疗策略,以人文本,将人文关怀贯彻始终。尽力减轻患者的病痛,给患者以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让患者有尊严的延长生命。
每当看到病人通过我们的努力病情获得改善,生活质量获得提高,我们就会感到无比欣慰,就像是对我们工作的褒奖,也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自豪。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