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English

医院新闻

感怀星城老院区|刘思佳

发布时间:2021-04-06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10402104552.jpg

我是北京燕化医院星城院区急诊科的护士刘思佳,感谢领导的信任,让我作为青年员工代表讲话。说是青年员工,别看我年龄小,但是我工龄也不短了。我是2010年入职,现在已是我工作的第是十一个年头了。十一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好像忽然之间我就从一个懵懂少女变成了孩妈。在过去的十年里,星城院区一直在变化,一直在不停的进步,我一直在急诊科工作至今,就拿我们急诊科来说吧,以前我们的护士站小的可怜,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们当时调侃,那是世界上最小的护士站,交班要去旁边的治疗室里进行,那时输液室在二楼,二楼输液是座位,一楼是床位,病人数量特别多,星城又是老年人居多,上下楼特别不方便,后来装修后把二楼输液室搬到了一楼,我们的护士站也大了起来,病人得到了更加便利的服务,每次输液的时候都不忘拿我们的技术和“大医院”比一比,哪次都要竖起大拇指!

已经忘记在那狭小的抢救间,挽救过多少生命,也已经记不清收到过多少面患者送来的锦旗,看到那些荣誉,它记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成就,更记载着患者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微信截图_20210406085446.jpg

要说在过去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新冠疫情,从2019年疫情开始,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从未有一刻的放松。北京疫情爆发,我们科接到核酸采集的任务,当时采集人数特别的多,一天就高达好几百人,我们需要登记、编码、采集,炎炎夏日,每次脱下防护服的时候,里面的衣衫都湿透了。我记得那会儿,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全科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每天7:30准时开诊,科主任和护士长已年过半百,和我父母一般的年纪,她们每天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科里有突发状况,每次都是随叫随到。科里有的同事家在河北,怕进京麻烦,索性就住在单位。有两位哺乳妈妈,也从未掉队!当时我们把值班室全部腾出来作为核酸采集室,在别的科借地方换衣服和休息。天热的时候。有的同事都虚脱晕倒,科里的大夫都和我父母的年纪相仿,都主动要求帮忙,大家团结一心,共同为抗击疫情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那时,真的累,真的苦,但是科里真的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全科人都出奇的团结,大家都有被自己感动到,每每想起那段时光,我都热血沸腾,那段岁月是我永远都无法忘怀的记忆。

在过去,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今天星城院区马上就要进行装修扩建了,以前觉得没什么,但是当日期临近的时候,看到一箱箱资产转接的时候,内心真的是百感交集,因为这个医院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录过我们的成长,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的回忆。

打针的时候病人总会问我,“姑娘真的要走了吗?一年以后你们可得回来呀,你不知道你们搬走我们多不方便。”输液的时候病人说,“姑娘你们去了总院我也找你们,你们的输液技术我最信得过!”每每听到这些话语,我真的是热泪盈框,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受到过委屈,也得到过肯定,但是现在看到他们一张张真诚的笑脸和肯定的话语,我觉得之前多苦多累都值了。

装修扩建期间,医院利用这次机会派我们去进修,去学习,来充实自己,让最优秀的自己来迎接新的星城院区。

星城院区,它不仅是我们养家糊口的地方,它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是我们努力进步的地方,它,更是我们的家。

挥手告别过去,迎接崭新的开始,在未来,我们将会让患者拥有更好、更优质的就医环境,我们将会拥有更加强大的医资力量来服务于更多的患者。

星城院区,再见!

星城院区,你好!

刘思佳

2021.4.1



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