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English

医院新闻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如何选?——功能学FFR检查显身手

发布时间:2022-03-18
字号:
+ - 14

近日,北京燕化医院心内科在为一名心绞痛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后提示,患者最严重的病变在回旋支中段,狭窄约75-80%,属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以往这种情况,是否需要植入支架,全凭医生根据经验判断。

而今,北京燕化医院新通过一项功能检查——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便可更科学、更有效地指导医生做进一步的诊疗方案。

1.1.jpg

 小科普 

1.2.jpg

 血流储备分数(FFR)是指存在狭窄病变的情况下,该冠状动脉所供血区域能获得的最大血流与同一区域理论上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的比值,以此来证实,狭窄是否是由心肌缺血引起,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介入治疗,这一检查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FFR<0.75是判断心肌缺血的临界点,可以作为支架植入的可靠标准。当FFR<0.75时,冠脉狭窄病变与缺血病变密切相关,是pci指征;ffr>0.8时,可考虑延迟PCI,应积极药物治疗。

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FFR指导的PCI治疗可以明显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FFR使临界病变的介入治疗更加理性,且能改善患者预后。对于多支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通过FFR能明确引起缺血的确切病变,正确选择主支及边支的干预策略,且能减少支架植入数量、手术费用及造影剂使用量。

为进一步评估该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是否需要对其进行植入支架治疗,心内科李钢主任为患者进行了FFR的测量操作,最终为该患者测量的结果为0.94,该结果提示患者心肌缺血的可能性小,遂避免了植入冠脉支架介入治疗,该患者也对继续加强药物治疗的方案非常满意。

1.3.jpg

冠状动脉造影一直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然而,随着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狭窄病变解剖特征和生理功能上也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评价中等程度狭窄病变(临界病变)时有明显的局限性。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可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对心肌灌注所造成的影响,对判断心肌缺血程度、是否需要植入支架、预后评价等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可很好弥补冠脉造影在评估冠脉中等程度狭窄病变的不足。

时至今日,冠心病的诊治已从仅关注心血管的解剖学狭窄,全面进入到了功能学评价时代。基于功能学评价,我们可以明确患者心肌缺血的存在及程度、缺血的部位、如何制定治疗策略、治疗将给患者带来的益处等,为患者选择正确的方法,制定个体化的评估和处理策略。

北京燕化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FFR检查,既填补了我院有创冠状动脉功能学检查的空白,对学科的建设及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也合理利用了医疗资源,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负担,标志着我院心内科冠状动脉功能学检查时代的到来。

 1.4.jpg

1.5.jpg

撰稿:心内科刘丹亮

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