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产日︱一起来认识一下“袋鼠抱”
今天(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日”,2012年5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提出早产儿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60%以上在非洲和亚洲,早产儿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是早产儿出生数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印度。
今年是第七个“世界早产日”,也是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第二年。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中国在迎来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同时,由于新生儿基数变大,再加上拼二孩的高龄孕妇早产发生率更高,早产儿的数量或在未来一两年出现阶段性增加,母婴健康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关爱母婴健康计划的一部分,国家卫计委正式启动了"早产(儿)干预研究项目",希望通过"袋鼠式护理法"的推广,以及社会协助力量的后续公益接力,让社会各界关注早产儿现象和早产儿家庭,控制早产儿的发生率,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在实现人口增长的同时从根源上提升人口素质。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袋鼠式护理法”!
“袋鼠式护理法”,也叫“袋鼠抱”,是1983年哥伦比亚的雷及马丁尼医师首度提出。当时的哥伦比亚医疗资源极度缺乏,因此有人希望藉由母亲的体温来维持早产儿的体温稳定。
此举让早产儿不仅是体温得以维持,许多的临床问题,如:生命征象稳定、体重增加、睡眠时间延长等,都得到显著改善,因而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陆陆续续做了相当多的研究,证实它的临床益处,被专业医护人员公认为是一种天然、安全、有效的早产儿照护方式。
“袋鼠抱”小贴士
1、将早产宝宝赤裸,仅留尿布;
2、父母亲靠在沙发上(约60度),调整舒适坐姿,将上衣敞开;
3、调整姿势,让宝宝以直立或60度角趴睡于胸前,可以用手臂托着宝宝的臀背部,也可披盖小毛毯,或戴上帽子加强保暖;
4、每次至少维持1-2小时以上;
5、当宝宝出现寻乳反应时可尝试哺喂母乳。
优势:
1、提高母乳喂养率,稳定早产宝宝的生理状况,减少宝宝哭泣,延长睡眠时间。
2、妈妈和宝宝间的皮肤接触,还能降低妈妈的焦虑情绪,增强母婴情感互动。
3、让早产宝宝更加健康活泼,降低感染的概率,带给宝宝十足的安全感和亲密感,对将来宝宝的性格塑造也大有帮助。
4、袋鼠式护理也同样适用于足月宝宝,是建立早起亲密亲子关系的一大秘密法宝。
最后,若在早产宝宝的护理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现象,请立即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