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English

震后如何预防传染病

字号:
+ - 14
1.震后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保护水源,特别是生活饮用水,免受污染。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消毒生活饮用水。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受潮霉变的食品,不吃死亡的禽畜,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或用消毒剂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应该分开存放,水产品和海鲜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注意环境卫生,消灭蚊蝇。不随地大小便,粪坑中加药杀蛆,动物尸体要深埋,有条件的可加放生石灰消毒,土层要夯实。要及时消除垃圾、污物、环境消毒、管理好粪便、垃圾。

 


2.震后如何预防虫媒传染病?

当前正值暑期,是疟疾、黑热病、乙脑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应采取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黑热病等虫媒传染病。要清扫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夜间睡觉挂蚊帐,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

  

5.震后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灾区不能吃的食品:被水浸泡的食品,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外都不能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不能辨认的蘑菇及其他霉变食品;加工后常温下放置4小时的熟食等。

(2)要正确加工食品。粮食和食品原料要在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受到虫、鼠侵害和受潮发霉,必要时进行晒干;霉变较轻(发霉率低于30%)的粮食的处理,可采用风扇吹、清水或泥浆水飘浮等方法去除霉粒,然后反复用清水搓洗,或用5%石灰水浸泡霉变粮食24小时,使霉变率降到4%左右再食用。

(3)搞好饮水安全工作。要选择合格的水源并加以保护,首选井水,水井应修井台、井栏、井盖及井周围30米内禁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打水应备有专用的取水桶;其次选没有污染的山泉、小溪和上游水,并划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倾倒污水垃圾等;最后,可根据情况选接自来水供水管线、打手压泵小口井等,集中式的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必须由专人管护。饮用水要经过澄清、过滤、消毒等处理后方可饮用。

 

  

6.震后为何要注意消灭蚊蝇?

     夏季发生地震后,易出现蚊蝇。而蚊蝇是乙型脑炎、痢疾等传染病的传播者。震区人员要特别注意防蚊蝇,晚上睡觉要防止蚊子叮咬,如果发现发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情况,要及时找医生诊治。在灾区,要大面积喷洒灭蚊蝇药物,既可以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也可以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不给蚊蝇留下孳生的场所。
(搜狐)

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