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系列科普宣传之二︱放任“甜蜜”,“足”已为戒——一例糖尿病足病例的感悟
74岁的李大爷泡脚时不慎将自己的脚趾烫伤了,而自己却毫无察觉,等到家属发现时,已经是第四天了,李大爷左足第二、第三脚趾已经红肿伴渗出,于是家人赶忙带李大爷到外科门诊就诊换药,接诊大夫询问得知:李大爷患有糖尿病16余年了,随即让李大爷测了个血糖,结果显示27.8mmol/L,大夫清创包扎完,嘱咐李大爷赶紧到内分泌科就诊调理血糖,且不可大意,血糖降不下来,换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高血糖会加重感染,导致伤口难以愈合,尽管大夫苦口婆心,李大爷却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一口一个“没事,没事,过几天会好的”。幸亏家属听说过糖尿病足的一些惨痛案例,便带李大爷到北京燕化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经检测糖化血红蛋白12.63%,门诊以“糖尿病性足病”收入院继续治疗。
简单说一下李大爷的基本情况:李大爷糖尿病16余年了,期间也是不规律服药,很少就诊内分泌科进行专业治疗,平时大多在社区拿药。关于血糖,基本也不监测,对于并发症的评估与筛查,就更别提了。所以这么多年李大爷的血糖控制情况我们无从知晓,但完全可以推测出大爷血糖控制得一塌糊涂。
那么,您可能要问了,李大爷用那么烫的水泡脚,脚趾都破溃了,为何大爷却浑然不觉?这是因为大爷长期的高血糖以致自己的末梢神经严重受损,也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比较严重,对温度、疼痛等感觉已缺失,即使把脚放进滚烫的水里,大爷却没有感觉,直到脚趾已破溃,大爷还是不痛不痒,还好家属对糖尿病足有一定的常识和警觉性,及时就诊内分泌科,收住院调理血糖,否则,任由其发展,糖尿病足截趾乃至截肢的悲剧,可能又一次要上演。
临床工作中,类似李大爷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尽管我们内分泌科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多年来孜孜不倦、不厌其烦地在努力,各种形式地在做,尽可能覆盖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和家属,从疫情前的月末糖尿病大课堂、每周的糖尿病夜校、病房定期的糖尿病小组教育和一对一指导,到疫情期间不断发展壮大的覆盖近千名慢病患者和家属的每周糖尿病语音课堂等等,一些糖友依然我行我素,忽视了对自己血糖和病情的监控,常常到有明显不适时,甚至严重并发症缠身之时,才悔不当初……
而这些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感染逐渐加重,有的同时加之外伤诱发。糖尿病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花费巨大,且后果严重,死亡率甚至超过冠心病和癌症。而应对糖尿病足,重点在于提高认识,及早发现相关危险因素,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期待更多的糖友能用心了解并学习糖尿病相关防治知识,科学理智地对待糖尿病,也希望像李大爷这种类似的案例不要再次上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切莫让自己的漠视与放纵,一失“足”成千古恨。
科普:糖尿病足
1、糖尿病足的病因有哪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肢体感觉减弱或消失,使足部对于压力、异物或冷热的感受下降,故容易导致外伤、烫伤形成溃疡。如运动神经受损可影响足部肌肉,使肌肉萎缩,导致足部畸形;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导致皮肤分泌汗液功能下降,使皮肤干燥,容易诱发细菌感染。
糖尿病血管病变:可导致下肢血流量减少,使足部缺氧及营养供应不足,故下肢皮温降低、疼痛、间歇性跛行、缺血,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坏疽。
2、糖尿病足有哪些诱发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足患病率增加。
性别:是糖尿病足重要影响因素,男性患者截肢风险高于女性。
其他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均为危险因素。
吸烟:吸烟患者比非吸烟患者患病率更高。
其他:老茧、鸡眼及嵌甲处理不当;不合脚的鞋袜使足部压力异常;低教育水平、低收入者、缺乏运动等容易诱发。
3、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足部感觉异常、足畸形及足部缺血导致的疼痛、行走困难等,常合并感染、溃疡、坏疽乃至截肢等。早期表现为皮肤温度低、疼痛等下肢供血不足症状,感觉麻木、迟钝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晚期足部出现肌肉、骨组织的坏死,如骨髓炎、干性或湿性坏疽等。建议糖尿病的患者能够遵医嘱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同时注意避免足部外伤、感染。如果发现足部有异常,应积极接受相应的治疗。
4、糖尿病足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控制血糖:积极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足患者,首选胰岛素控制血糖。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严格控制在7%左右,同时尽可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合并有血脂、血压异常者需要控制血脂、血压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常常年龄较大,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因此不能一味强调将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而是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设立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定期评估筛查: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定期内分泌科门诊评估周围神经、交感皮肤反应,以及下肢血管状况,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营养支持:通过营养筛查、营养评定与营养干预制定完整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达成血糖、血压、血脂及白蛋白的个体化控制目标,达到并保持体重目标值,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良好的营养支持、适当的运动,定期的健康评估、筛查等,可预防、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包括控制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动脉病变、改善足底压力、恢复下肢静脉功能等危险因素,避免不合脚的鞋袜、感染、外伤、烫伤等诱发因素的影响。
撰稿:内分泌科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