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English

医院新闻

健康呼吸,无以伦比---北京燕化医院第20界世界慢阻肺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1-11-23
字号:
+ - 14

憋气

呼吸困难

每分钟致2.5个人死亡

知道它的人却很少

它就是“沉默的呼吸杀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

 

在第20个“世界慢阻肺日”来临之际,为了科学普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知识,早期筛查患者,做到慢阻肺的早防早治,有效帮助患者在病情早期,体力和精力尚在充沛时期开始接受治疗,11月17日上午,北京燕化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院领导的支持下,联合康复科、中医科,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了世界慢阻肺日大型义诊活动。

image.png

据统计, 2021年,慢阻肺将上升为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目前全球有6亿慢阻肺患者,我国慢阻肺患者数已高达4300万人,平均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慢阻肺,已被医学界冠以“不动声色的杀手”称号!通常,慢阻肺早期临床症状隐匿,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很多患者未能及时就诊,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又由于该疾病在进展中不仅累及肺脏,也可引起包括累及心脑血管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抑郁和肺癌等全身的不良反应,一经确诊,患者及其家庭都将面临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和高昂医药费用的多重打击。

image.png

为应对慢阻肺对人民健康的威胁,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被定为“世界慢阻肺日”,今年“世界慢阻肺日”主题为“健康呼吸,无与伦比”,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患者的长期管理以及预防急性加重。

活动现场,北京燕化医院医院副院长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小明呼吸科养爱晶、康复科李进军中医科霍旭等多科室专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杨晶及护士陈亚娇,为来院患者及家属开展了慢阻肺诊断及治疗及肺康复咨询、吸入装置的使用演示、疾病防治、病情评估、免费进行肺功能及血压测量等项目,同时为每一位咨询者赠送了慢阻肺健康科普资料。活动当天免费接诊病友及群众数十余人,并免费发放宣传材料,受到广大病友和群众的好评。

image.png

image.png

上午10:00大型患教活动在电教室举行。首先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小明进行了开场致辞,随后徐丽江副主任医师及养爱晶医师对广大患者进行了精彩的讲座,他们生动的讲解使患者们对于慢阻肺的认识更加透彻,学习了很多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知识。

李小明主任结合他对慢阻肺诊疗经验及实践,以《慢阻肺—预防慢阻肺的锦囊妙计》为主题,从患者切丝感受出发讲解了预防慢阻肺的锦囊妙计,同时分享了很多成功的案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系统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未来将通过专业医生为主,医生护士及患者共同参加的长期全程慢阻肺系统教育管理模式,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image.png

慢阻肺疾病容易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徐丽江副主任医师以《不容忽视的慢阻肺合并症》为题,为患者进行慢阻肺合并症预防的讲解。

image.png

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慢阻肺疾病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因为急性加重可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住院率,加速疾病进展,因此稳定期的管理尤为重要。呼吸科养爱晶医师向患者进行了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自我管理管理。

image.png

科普

一、慢阻肺疾病症状

慢阻肺,全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主要症状为-咳嗽:清晨咳嗽最为频繁、剧烈,白天以阵发性咳嗽为主;病情重时经常会整日咳嗽。

咳痰:咳嗽时咳少量粘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呼吸困难: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也是患者焦虑的主要原因,早期仅在体力劳动时出现,而后逐渐加重,甚至休息时也有气促。

慢阻肺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多种合并症增加了疾病的总体负担。因此,对于慢阻肺患者,应常规筛查有无合并症,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 。重视合并症的评估和处理,对于全面认识慢阻肺发病机制,寻找新的预防途径,综合运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二、如何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

听听医生的建议:

1、减少危险因素接触—如戒烟、减少接触室内室外的空气污染等。

2、坚持规范吸入治疗—坚持长期规范吸入治疗,定期随访。

3、加强营养—注意补充摄入充足营养,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低糖低盐饮食,少吃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胡椒。

4、接种疫苗—呼吸道感染容易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慢阻肺患者本身免疫力低,在冬季来临之前注射流感疫苗或/ 和肺炎球菌疫苗,有助于增加机体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

5、家庭氧疗—对于有缺氧症状的慢阻肺患者,除了用药治疗,还可以用家庭制氧机进行吸氧来缓解呼吸困难,让全身各个脏器不受缺氧的影响,维持正常功能。

6、呼吸锻炼—包括肺康复、运动训练,呼吸运动可有助于提高肺活量,恢复呼吸肌力量。

冬天是慢阻肺患者最难熬的季节,由于气温变化大,患者容易出现急性加重症状,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是双重打击,稍有不慎会危及生命。

三、提早预防,健康呼吸

1、戒烟。戒烟,可以减少对肺功能的损伤,而且戒得越早越好。另外,平时也要避免在二手烟环境中暴露的风险。

2、牢记征兆。如果排除感冒的原因后,频繁出现咳嗽、气喘、咳痰等症状,很有可能是慢阻肺,要及早进行肺功能检查。

3、锻炼肺功能。一个良好的肺功能,才能让人体顺畅呼吸,因此,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锻炼,来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如瑜伽、腹式呼吸、唱歌等。

4、减少室内污染。木头、木炭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其产生的烟雾中,也有会对肺细胞产生毒害的化学物质,因此要尽量避免。

5、接种疫苗。呼吸道感染(肺炎、流感)也是慢阻肺的诱发因素之一,甚至还会加重慢阻肺,因此冬天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感冒。如有必要,可以按需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

6、定期检查。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有“长期吸烟、咳嗽咳痰、气喘”的症状,应及时做肺功能检查,以鉴别是否有慢阻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提示您:冬季是慢阻肺的高发期,家中老人若出现呼吸困难、频繁咳嗽、咳痰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撰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晶

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