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必争!一切为了治病救人
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燕化医院始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平稳运行,从保障民生,服务辖区患者的角度出发,坚守惠民底线,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全院院感安全的同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保证患者有医看,有病治,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
一日凌晨,68岁的石大爷睡眠中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一过性意识丧失,跌倒在地,二便失禁,并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叫120送至我院急诊,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血压74/38mmHg,急诊立即排查新冠肺炎的同时联系我科,秦鹏主治医师立即开通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做好防护隔离的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心电图恢复窦律,抢救成功,后完善冠脉造影提示患者冠脉三支血管病变,右冠状动脉细小,前降支闭塞,回旋支狭窄并可见血栓,李钢主任与患者家属充分交待病情,患者三支血管只剩一支并且是本次心梗的血管,病情危重,需要处理回旋支并尝试开通前降支血管,手术难度及风险较高,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并要求积极抢救,李刚主任及王志勇、刘丹亮副主任医师给予患者置入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作为保护,反复尝试后给予患者回旋支及前降支闭塞血管进行了治疗,植入冠脉支架,患者转危为安,术后持续IABP辅助,心功能逐渐恢复,抢救成功。
第二日晨,3年前冠脉置入一枚支架的62岁的董大爷干农活时突发咽部紧缩感,伴胸闷不适,持续不缓解,呼叫120送至我院急诊,血压75/56mmHg,急诊考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诊立即排查新冠肺炎的同时联系我科,做好术前准备后急送至导管室,冠脉造影可见原支架位于左主干至前降支近段,回旋支消失不见,李钢主任反复尝试后找到回旋支开口,并给予成功重新开通血管,患者血流恢复,症状缓解,但血压持续偏低,考虑患者心源性休克,给予患者置入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作为辅助,患者心功能逐渐恢复,治愈出院。
连续两天救治心源性休克病人,并给予了PCI治疗及IABP置入辅助,术后CCU监护的滴滴声此起彼伏,充分考验了冠脉介入团队及护理团队,最终两名病人均转危为安,治愈出院。心内科会再接再厉,努力在做好抗疫的同时,积极分秒必争的救治病人,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小知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球囊导管置于降主动脉内,外接控制装置,随心脏的舒张和收缩进行充气和放气,以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
IABP 的原理
设计思路当患者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时,动脉压力降低,无法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同时造成冠状动脉灌注减少;此时即使给予充分的血管活性药物仍然难以奏效。若于降主动脉内置入球囊,在心脏收缩、主动脉瓣开放时球囊快速放气,造成空腔效应,则能够起到降低后负荷的作用,增加了心排血量,改善了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增加尿量,同时伴有心率下降;而在心脏舒张开始、主动脉瓣关闭时球囊快速充气,增加了动脉舒张压,从而增加冠状动脉灌注。
触发模式
共有四种触发模式可供选择,分别为心电触发、压力触发、固有频率和起搏模式,前两种较为常用。心电触发以R波为触发信号,压力触发以收缩压的上升波为触发信号。固有模式是以设定好的频率进行充放气,适用于没有心电信号和压力输出的情况。起搏模式用于安装了起搏器的患者。
注:T波终点开始充气,QRS波前开始放气
▲图1 心电触发
注:压力切迹点前开始充气,主动脉舒张末压点开始放气
▲图2 压力触发
反搏频率
一般选择1:1反搏,代表每次心跳均提供反搏。1:2或1:3反搏分别表示2次或3次心跳才反搏1次。
充气/放气时相
根据心电或压力波形调整控制键,使球囊在T波终点(心电触发,图1),或压力切迹点(压力触发,图2)开始充气;在QRS波前或主动脉舒张末压点开始放气。
反搏压
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选择反搏压,即球囊的充气量。
心源性休克病死率极高,治疗难度极大,我院心内科应用IABP救治心源性休克病人有10余年的经验,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造福了燕山百姓,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撰稿:心内科刘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