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院区多科室协作,成功复苏老年大心脏慢性心衰患者
深夜的雨淅淅沥沥,一辆救护车风驰电掣般驶入北京燕化医院星城院区。
急诊科刘小俞医生迅速做好接诊准备,患者王大爷(化名)喘憋明显,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刘小俞医生迅速急查血常规、BNP、急诊生化、心电图等项目后,考虑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立即联系星城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亲自护送至心血管内科。
星城心血管内科闻学医生接诊后,迅速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既往多次发生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目前左心已扩大至77mm,射血分数只有20%(正常人左心室射血分数>50%),此次合并快速性心房颤动,心脏射血明显减少,导致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此类终末期心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随时有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风险。评估完病情后,闻学医生迅速制定治疗方案并组织实施治疗。
经治疗后,患者喘憋虽然暂时好转,但能不能平稳度过,还得看后续会不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时间一点点地过去,闻学医生一直守在患者身旁,随时关注心电监护和患者症状,但不愿发生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患者频繁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双眼上吊、意识丧失,并出现血压、心率下降,当晚值二线班的王志勇副主任医师迅速组织、带领闻学医生等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与此同时呼吸科、麻醉科、急诊科医生以及心内科护士长李丹、当晚总值班疼痛康复科护士长魏丽都参与到抢救中来,大家分工精细,而又紧密合作,经过两个小时全力抢救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血压、心率逐渐平稳。
如果没有多学科的联动协作,没有各个步骤的环环相扣,没有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救治很难成功,任何时间节点都容不得丝毫差错!
此次成功抢救体现了星城院区对急危重患者迅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高超的救治水平,也体现了星城院区的综合实力。
科普知识
王志勇医生介绍:终末期心衰定义为严重的症状和体征,不能耐受轻微运动或静息时出现症状;不能耐受指南指导的标准药物治疗;尽管给予最大剂量的药物,仍有顽固的症状,伴或不伴再住院。轻微的诱因即可导致严重的心衰症状,其死亡率高达80%,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为选择最佳时机进行心脏移植和左心辅助装置植入。心肌细胞再生、干细胞移植可能有助于心功能恢复,是未来终末期心衰病人的希望。
撰稿:星城心内科王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