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English

医院新闻

下咽癌的放射治疗病例分享

发布时间:2023-02-17
字号:
+ - 14

下咽,位于喉的后方及两侧,是相对不敏感的部位,因此下咽癌早期不易发现,初次就诊时约有40%的患者肿瘤局限于原发灶部位,大于40%的患者已出现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还有10%-20%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当下咽肿物逐渐增大后,会出现吞咽困难、咽喉痛、异物感、吞咽痛等症状。临床上约有50%的患者是因为颈部转移淋巴结增大后出现明显的颈部包块就医的。下咽癌的治疗原则为尽可能地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尽可能地降低治疗手段所造成的器官功能损害,根据肿瘤的分期选择放疗、化疗和/或手术治疗等治疗手段。

今天就通过一个病例来了解一下下咽癌的放射治疗效果。

王先生(化名),53岁,平素身体强健,有多年烟酒史。患者在2022年7月无意中发现右颈部肿物,约核桃大小,因无疼痛及破溃,并未在意,后肿物逐渐增大,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超声引导下右颈部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提示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进一步行PET-CT提示,符合右颈部鳞癌淋巴结转移表现,右侧咽鼓管圆枕饱满,咽鼓管咽口狭窄,代谢增高。行喉镜检查提示喉部肿物,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王先生于2022年11月来到北京燕化医院放疗科就诊。

入院后,复查喉镜可见右侧咽后壁、梨状窝肿物,右侧会厌活动欠佳,结合患者病理及PET/CT,明确诊断为:下咽癌(右侧梨状窝),右颈部淋巴结转移,分期T1-2N3M0,IVB期。该患者颈部淋巴结较大且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伴有包膜外侵犯,局部分期较晚。放疗科团队经过严密分析,针对王先生这类局部晚期患者,建议采用“放疗+化疗±手术”的综合治疗模式,如放疗后有残存,可行手术切除。向患者及家属明确交代病情及治疗方案后,患者选择单纯放疗。

image.png

2022年11月14日,为其安排放疗定位,定位CT显示(如下图左侧图像)右颈部肿块较大且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正常组织间隙消失。次日开始放疗,总体计划为放疗33次。放疗过程中出现放疗区域皮肤颜色加深,小范围出现脱皮伴少量湿性渗出,咽痛,轻度白细胞计数减少,总体不良反应可耐受。放疗23次后,复查CT,可见肿物明显缩小(下图右侧图像)。今年1月初放疗结束,肉眼观察患者颈部包块几近消失,预计3个月后复查会有更加明显的效果。

image.png

上图中,左侧上下图为定位CT,右侧上下图为放疗23次后复查CT,可见明显缩小。

下咽癌以男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在60-65岁之间,其致病因素与烟酒的消耗量呈显著正相关,过量酗酒和每天吸烟超过40-60支的人群下咽癌的发病率是无此嗜好人群的35倍。而且下咽癌患者合并发生食管癌或肺癌的概率也大大增加,提示烟酒中所含的致癌物质会导致上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多中心癌变。因此,我在此呼吁大家戒烟、限酒,时刻谨记自己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撰稿:放疗科韩露 

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