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燕化医院举办“‘医’心为患者服务”精彩事迹演讲比赛
金秋十月,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为弘扬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激发全院员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在院长赵克建、执行院长杨金龙、常务副院长李鹤等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燕化医院集团青年工作委员会(简称“青委会”)组织举办的“‘医’心为患者服务”精彩事迹演讲比赛在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比赛分别于10月10日、11日、12日三天时间分场次进行。

青委会主任陈岩为本次比赛做了简单介绍,她说道,今年是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年,为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服务品质,推广优质医疗服务理念,展示医院“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优秀成果,在院领导的统筹安排下,由青委会组织举办了此次演讲比赛,希望所有参赛选手能够沉着冷静、认真比赛,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比赛邀请了以执行院长杨金龙、常务副院长李鹤、副院长邵学财等人为首的领导班子及部分科室主任组成11人评委团,对每一位演讲者进行现场打分。

常务副院长李鹤为此次演讲比赛致辞,她说道,多年来,我院一直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号召全院职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提升诊疗服务水平,积极转变服务理念,通过我们日常言行举止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温暖的眼神、一缕淡淡的微笑、一句真诚的问候来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展示个人服务患者的优秀事迹,分享自己的服务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脚踏实地,不辱使命,为提高地区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比赛中,演讲者们挖掘个人从医经历中那些触动心弦的温暖瞬间,紧扣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岗位,从实际出发,叙真情、颂情义,明事理、谈工作,用精彩的演讲表现对工作的极大热情,彰显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用微笑服务,人性化服务病人的理念。以个人不同的服务视角,用自信、富有激情和真挚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真挚的情感阐述出为患者服务的深刻内涵,展示我院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职业道德品质和无私敬业精神。
肿瘤科王翠红在她的演讲《陪她走完生命的最后四年》中,她语言铿锵有力、情绪感人至深,从她第一次见到患者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治疗过程中的关怀与勉励,到最终患者离开时她的无力与自责。因为患者的病情耽搁导致恶化,她深感惋惜;因为患者凄惨的命运,她感同身受……演讲中,她几度哽咽,台下一片寂静,时不时传出丝丝啜泣……医生,有她们柔软的一面,走上这一行,她们是抱着“救死扶伤”的初衷,然而,面对疾病,她们也有他们的无奈。对于患者的病痛,她们除了尽力救治,更多的还是惋惜。“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对医者的真实写照。

耳鼻喉科陈玺琪医生面带笑容、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结合自己的从医经历,从一开始的热情满怀,到后来的不被理解、接到投诉,甚至一度想要放弃这一职业,再到后来的幡然顿悟,不断加强个人修养,提升个人行医质量和服务水平,而今在行医问诊过程中,已能够坦然面对,从容应对。

东风社区中心盖淼护士跟大家分享了疫情期间一位独居老人的就诊历程——步履蹒跚、孤独的背影……联想到自己远在异地的父母亲人,引起大家共鸣,号召大家对待老年患者要犹如亲人一般。

还有星城院区门诊办郝丽华护士长、刚完成规培不久的药剂科张悦、入职一个多月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蔺巧霞……她们站在舞台中央,镇定自若,将自己的从医经历、对医者仁心的见解娓娓道来,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精彩的医患事迹一个接着一个,大家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践行着“用同情心、爱心、责任心施行个性化医疗、人性化服务”这一理念。他们通过自己的讲述,与大家分享了医患之间携手与疾病做斗争的故事、有情怀的患者故事、医患之间良好沟通互信互谅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心路,感动现场无数观众。
据悉,演讲比赛经过前期的征集,共有40余位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医、护、技人员的参赛报名,他们分别讲述了自己坚守医疗卫生事业的感人故事,演讲事例感人至深,情景再现,或慷慨激昂,或抑扬顿挫,充分诠释了医者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精神。

通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肿瘤科王翠红获得一等奖,耳鼻喉科陈玺琪、星城门诊办郝丽华获得二等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蔺巧霞、药剂科张悦、心内科雷萌获得三等奖,矿机中医科杨红艳和检验科于冬梅、药剂科周彤、康复医学科张灵美和王坤、星城质管部房圆圆和心内科陈力潇、东风社区中心孔鸣和盖淼、神经内科吴萌萌、耳鼻喉科王进获得优秀奖,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星城院区获得优秀组织奖。
杨金龙执行院长对此次演讲作了点评,他从专业角度剖析了演讲的核心和宗旨,指导大家要将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用言行和肢体语言生动地表达出来,要讲得生动精彩,还要能够让人提炼出你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演讲也是对个人工作做的心理上回味,是对自己前期的工作小结,也是对今后工作的促进和提高。通过演讲,将不同岗位上的不同感悟在这个演讲的舞台上去交流、去沟通、去分享,去展示我们的风采。很多人认为,医生就是治病救人,但是同一个科室里,同样的医生和护士,在患者的反馈里却是不一样的。作为医者,我们要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有情感的人,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就会收获成绩和回报,让医患之间变得像朋友、家人一般,让我们既高高兴兴地来工作,也能够幸福美满地去处理好医患关系,为医院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不断努力奋斗。

赵克建院长对此次演讲比赛做了总结。他对参赛者的积极准备与倾情演讲表示赞赏,对青委会的积极组织和各位评委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赵院长指出,现代医学模式早就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等涵盖各个方面的综合模式。单纯的医治好身体上的病痛,这只是医生诊疗的一个方面,医务工作者更要重视解决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融入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问题。本次演讲比赛,大家分享了各自在不同的岗位上的一些工作体会,发出了医者的心声。作为医护人员,能够做到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往往就能收获不一样的效果。赵院长希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技术好,还要质量好、服务好,进一步在工作中将患者服务质量进行落实与提升,实现医患和谐,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力量。

本次比赛既是一次风采展示,也是医护人员爱岗敬业、服务患者的真实写照。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患者及家属的格外关注,创优服务无止境,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以患者为中心,提振精神,鼓足干劲,竭尽全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持续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积极推进医院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最美燕医人。
撰稿:青委会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