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English

每周一星:金月英

字号:
+ - 14

金月英,北京燕化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工作20余年,曾进修于北京妇产医院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擅长头位难产的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宫颈病变等妇产科疾病的诊疗及女性心理疾病的咨询。多年来,她始终牢记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用辛勤的汗水、精湛的医术和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赞扬。

1968年,金月英出生在内蒙古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姥姥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乡村医生。小时候,每当姥姥出诊或采草药时,生性活泼好动的她总是跟在姥姥后面凑热闹。每当看到姥姥为病人解除病痛,听到乡亲们感激的话语时,她总会深信不疑姥姥是村里最了不起的人,似乎明白了救死扶伤的伟大与神圣,也萌生了长大后要当医生的美好愿望。1987年,金月英如愿考入了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妇产科医生。从此,这个高尚却又非常艰苦的工作,成为了她毕生的追求和使命。

医疗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凭热情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从医21年来,金月英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劲头,养成了日诊临床夜读书的好习惯。她先后在北京妇产医院、北京朝阳医院进修,在妇产医院学习了妇产科常见病,以及疑难杂症的处理,在朝阳医院学习了宫颈病变的系统诊治及阴道镜技术,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为进一步丰富知识结构,更好地了解患者心理,2004年她报考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课程班,为临床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治疗及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不断的学习深造和临床锻炼,她在妇产科诊疗、手术等各方面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同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她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积极撰写学术论文。近十年来,她撰写了十多篇专业论文,相继在国家级、省部级杂志上发表,逐步成长为科室的业务骨干。

金月英心中,爱心是她行医的信念和做人的根本。“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在她看来医生这个职业不仅要解除患者肉体上的痛苦,还要对患者给予精神上的安慰,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她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分地位高低,贫富贵贱,都把患者当作朋友和亲人来看待。在与患者的沟通中,她既不夸大治疗效果,也不回避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患者充分了解治疗的整个过程,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妇产科医生手托两条生命,工作中容不得半点疏忽!”这是金月英经常讲到的一句话。受产妇身体状况、心理素质和胎儿发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孕妇临近预产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急产或难产的情况,特别是高龄孕妇及各种患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极易发生意外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工作中,她对每一位孕产妇都非常重视,主动增加查房的次数,认真观察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状况,一句句热情的问候,一次次贴心的关照,让她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缓解了家属们的紧张情绪。听到产妇和家属由衷地说“宝宝能这么健康,多亏了金大夫”的瞬间,正是她感到最幸福快乐的时刻。

金月英和其他妇产科医生一样,每天在门诊、病房和手术室之间穿梭,工作起来经常不分昼夜,更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只要病人需要,无论深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无论值班还是休假,她都会随叫随到,毫无怨言。超负荷的工作,使她的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的状态,患上了颈椎病、气管炎和膝关节炎,严重时头晕脑胀、呼吸困难,说话走路都很费劲。说到家庭,金月英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也非常重。然而,面对患者信任的目光和期盼的眼神,她用更多的时间坚守在病人的身旁,很少有时间照顾老人,陪伴丈夫和儿子,虽然家人都非常理解并支持她的工作,她仍然感到十分愧疚。

“选择了医生这个崇高的职业,就注定选择了一生的平凡与奉献!”金月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她始终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新时期妇幼人最美丽、最感人的篇章。


阅读数: